聚合硫酸鐵是一種重要的水處理劑,廣泛應用于廢水處理、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水的處理。由于聚合硫酸鐵含有鐵離子,無法避免地會對水質產生影響。因此,測定聚合硫酸鐵的全鐵含量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水質,避免水質污染。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準確地測定聚合硫酸鐵的全鐵含量呢?
一、用鐵離子氨水法測定
鐵離子氨水法是一種常用的測定聚合硫酸鐵全鐵含量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取一定量的樣品待測液體。
在樣品中加入足量氨水來使其成為堿性體系,同時也有利于鐵離子的轉化。
將二氧化錳加入樣品中,用于催化氯離子和鐵離子的反應,使其形成三價鐵離子。反應速度取決于溫度,一般控制在50-60℃左右。
在反應過程中需不斷攪拌樣品,直到溶液呈現粉紅色。
在反應結束后,加入二氧化氮,使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此時溶液呈綠色。
最后用濃鹽酸調整樣品pH值為2-4,達到定容測定的要求。
用紫外光譜儀對樣品進行測定,根據吸光度計算出全鐵含量。
這種方法測定精度高,適用范圍廣,還可以同時測定其他物質的含量。但是,其原理比較復雜,操作過程也較繁瑣,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巧。
二、用酚酞指示劑法
酚酞指示劑法是另一種測定聚合硫酸鐵全鐵含量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取一定量的樣品待測液體。
在樣品中加入適量的酚酞指示劑和鋅粉,使溶液處于弱酸性體系下。
加入鉻酸鉀溶液,將氧化還原反應逆轉,生成三價鐵離子,導致溶液變為棕紅色。
用稀鹽酸將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離子,此時溶液變為藍色。
最后校正pH值,用紫外光譜儀對樣品進行測定,得到全鐵含量。
這種方法較為簡單易行,測定過程不需要復雜操作,但是其測定精度相對較低,僅適用于測定比較稀的樣品。
總之,以上兩種方法均可以測定聚合硫酸鐵的全鐵含量,但各有優缺點。實際應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測定。同時,在進行測定時應注意儀器選用、操作規范等方面的細節,以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