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全稱“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嚴格的條件下,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外加的強氧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數量,以氧的mg/L表示。
COD測定常用的氧化劑有兩種,即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以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時,測得的值稱CODCr;用高錳酸鉀作為氧化劑測得的值為CODMn,又稱高錳酸鉀指數。
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這些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廢水中無機還原性物質的數量相對不大,而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為有機物質相對含量的一項綜合性指標。
COD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反之污染越小。
cod的標準值:一級A標cod達到50mg/L,一級B標cod達到60mg/L,二級cod達到100mg/L,三級cod達到120mg/L。
國家標準的關于COD排放量的計算公式:C(COD的濃度mg/L)*V(污水排放量M3/S)*全年工作時間(s)*(1000000)-6=COD噸/年。
總結:cod在國際上以重鉻酸鉀法氧化率作為水質標準,而我國僅將酸性重鉻酸鉀法測得的值稱為化學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