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氮是水體中的重要污染指標之一,它主要來自于生活廢水、工業廢水等。高含量的總氮會對水體的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危害。為了降低水體中總氮的濃度,人們使用總氮去除劑來進行處理。那么總氮去除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總氮去除劑通常分為化學和微生物兩種。其中,化學劑型包括硝酸鹽還原劑、硫酸鹽還原劑、鐵鹽、氧化劑等;微生物劑型包括好氧微生物、厭氧微生物等。
【化學劑型】
硝酸鹽還原劑,如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可以還原高價態氮元素位于離子狀態或非離子狀態的氮源,減少水體中的總氮,但此種方法影響較大,水質變差,處理后也需要二次排放處理。
硫酸鹽還原劑,如硫化物:硫化物具有強還原性,具有副產物,對水質相對不利。
鐵鹽,如硫酸亞鐵:針對腐殖質土壤,硫酸亞鐵可以在氧化之后快速沉淀,使其減少于水體中的用量。
氧化劑,如高錳酸鹽、過氧化氫等:氧化劑可以把無機氮和有機氮氧化成高價態,進而轉化為亞硝酸階段進行控制濃度
具體應采取何種還原劑取決于總氮的初始濃度、投加量、處理時間等因素,需要進行實際情況分析。
【微生物劑型】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對總氮去除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將氨態氮進行氧化成為硝酸鹽,再將硝酸鹽還原成為氮氣或空氣中的氮氣。
厭氧微生物:厭氧微生物對總氮的去除能力主要來自于它能將無機氮比如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進行反應合并生成氮氣釋放出去。但這種方法要求工藝設計周期比較長,消耗設備比化學法更多。
總之,總氮去除劑能夠有效降低水體中總氮的濃度,提高水質,減少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危害。選擇合適的總氮去除劑,根據實際處理需求進行使用,既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費。